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僅供參考
婚禮,古往今來都是人生一大事,莊重而神圣,熱鬧、喜慶皆在情理之中。今天,婚禮之儀式更早已超出它原本的含義,漸漸被市場化、商品化包裝起來,由此也衍生出一些其他的職業(yè)。化妝師,就是其中之一,這個職業(yè)如今已走上了專業(yè)和團隊的路線。
“對于我來說,盡管接觸這個行業(yè)10多年了,但從來都沒有感到過厭倦,更沒有想過離開,而且我相信我會一直干下去。”四川綿陽匯美國際化妝攝影中心王勇說。
從營銷到職業(yè)化妝 化妝師應運而生
綿陽的化妝市場,究竟是從什么時候發(fā)展起來的,這或許并不容易考究,但對于在業(yè)內已打拼了15年的王勇來說,在1998年進入這個行業(yè)時,還沒有“化妝師”一說。
王勇告訴記者,在他的記憶中,當時從事化妝的人員大多都是商場化妝品專柜或者日化店的工作人員,在一種以銷售為目的的心態(tài)下,順便為顧客打扮打扮。后來,伴隨著影樓的興起,化妝開始在照相市場嶄露頭角,尤其是對于藝術照、婚紗照之類的顧客,一些影樓開始提供化妝服務。不過,當時的化妝人員大多都是從影樓內部員工中挑選出來的,無論是從設備的配置,還是材料的選擇上,都顯得有些業(yè)余。
隨后,伴隨觀念的轉變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化妝成為了生活中的常事,一批專門針對婚慶市場的化妝工作室、彩妝工作室應運而生,而且這個時候的化妝,已不僅僅局限于一個特定的地方。最過明顯的無疑就是“跟妝”,也就是說,需要隨時跟著顧客為其補妝。或許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化妝師”這一稱呼才開始喊出來。
不過,王勇坦言,相比較以前,最初的一批化妝師可能在技術上要稍微高出一些,但要說真正受過專業(yè)培訓的,仍是鳳毛麟角,而當時的化妝市場,也可以用一個“散”來形容。
從業(yè)余到專業(yè)人員 化妝業(yè)快速成長
“其實,那個時候綿陽已經有化妝培訓學校了?!蓖跤赂嬖V記者,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綿陽就開始出現(xiàn)“化妝培訓機構”的身影,但當時能接受的人并不多,整個綿陽能夠叫得出來名字的學校也就只有3家。到了現(xiàn)在,這個數(shù)字已增長了好幾倍。除了人們觀念的轉變以外,還不得不提到一個行業(yè),那就是美容美發(fā)。
2000年,綿陽的美容美發(fā)行業(yè)形勢一片大好。對于經營者來說,形勢雖好,競爭也激烈,如何才能從中殺出重圍,成為了行業(yè)的一大困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