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勃朗光是人像攝影中獨特的一種布光效果。它的基本光效是:在人物正臉部分形成一個三角型的光斑,故也稱作三角光;分別由:眉骨和鼻梁的投影,及顴骨暗區(qū)包圍形成。它緣起于文藝復(fù)興時期荷蘭著名畫家倫勃朗所畫群像油畫《夜巡》,畫家采用強烈的明暗對比畫法,用光線塑造形體,畫面層次豐富,富有戲劇性。而后攝影家借鑒了這位油畫大師的“布光手法”確定了光斑形狀但光比和光位,使這種布光運用在人像攝影之中,這里我們就來以拍攝不同風格圖片的實例來講解倫勃朗布光的實戰(zhàn)拍攝技巧。
我們把三角形光斑平行鏡頭或靠近鏡頭這邊稱為正三角光。這類布光受光面窄,人物面部大部分都在陰影中,立體感強,人物五官得到強烈的凸顯與強調(diào),適合矯正臉型拍攝。
我們把三角型光斑遠離鏡頭這邊的稱為倒三角光。這類三角光人物面部受光大,暗區(qū)小。立體感減弱。比較適合五官比例好,但臉型偏瘦的人像拍攝布光。
倫勃朗在繪畫中使用一個主要的光源來照亮人體的臉就夠了,人的臉轉(zhuǎn)向一側(cè)到剛剛看不到耳朵為最好的角度,然后在這一側(cè)給予主要的光源,讓臉的三分之二照亮,而另外的三分之一較暗而形成了對比。拍攝時對象要稍稍轉(zhuǎn)離光源,當然光源位置也需高過頭部,讓鼻子的影與面頰的影相連。不過并非所有人都適合這種布光方式,顴骨較大的人會比較理想,而鼻梁不夠高的人則較難布光。所以布光應(yīng)該選擇合適的對象,不能一概而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