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迪·舍曼(Cindy Sherman)的自拍作品很容易讓人與當今*熱門的亞文化之一“Cosplay(角色扮演)”扯上關(guān)系,但是與那些建立在既有人設(shè)的虛構(gòu)角色的扮演不同,辛迪所扮演的角色從來沒有確定的出處,僅來自于她對這個角色的理解與解構(gòu)、重建,但是她的每一次扮演都讓人覺得這個角色似曾相識,或者出自于某部真實的電影,或者可能是你身邊某個真實的人。
1970年代,一個自拍遠不如現(xiàn)在流行的年代,辛迪·舍曼就開始在自家閣樓里,用延長快門線或指揮家人與朋友在特定的角度用黑白膠片捕捉自己的表情和動作。
沒有手機前置攝像頭,沒有數(shù)碼相機即時取景功能,也沒有凝視鏡頭可以參照反光的自己,每一個按下快門的瞬間都需要巨大的想象力、運氣以及默契。
后來她開始和朋友開著房車四處尋找適合的場景,換上服裝和假發(fā),裝扮成悲情電影(Film Noir)或是40-60年代的好萊塢電影的女主角,似乎是在等待沒有出現(xiàn)在畫面中的人或與之對話。
畫面中伴隨著窺視感、不安感,揭示和諷刺了那個時候的美國女性在傳播媒介中被物化的、脆弱的普遍形象。
除了受早期美國電影、電視、雜志和廣告的影響,辛迪對于角色的理解還建立在她對周遭世界中作為個體的人的觀察。
早在正式作品《無題-電影靜照 》(Untitled Film Still)之前,她從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學院學習藝術(shù)畢業(yè)之后,便開始拍攝《無題-公車乘客》(Untitled Bus Rider)系列。
辛迪觀察了她在公交車上遇到的人,并將觀察到的結(jié)果融入表演之中——除了順性別的女性角色外,還有1位男性角色和3位中性裝扮的角色,可以看出她用自己的身體和語言再現(xiàn)人物特點的能力,并突破了性別的桎梏。
閃光燈所塑造的那種人物瞬間的凝固感,讓這些角色更具有舞臺性,“他們”的劇本則是公交車上短暫旅程的濃縮。
辛迪·舍曼對于每一個角色身份的塑造無疑是成功的,從夸張而精巧的服裝,細致到每一個毛孔與褶皺的化妝術(shù),各種佐以道具的姿勢,到她為此特意學習的用光技巧,或 Photoshop 后期背景,在這些搭配的有力渲染下,角色所代表的美國各個社會階層的各色人士被放大、聚焦和關(guān)注。
盡管技術(shù)和技巧都可以達到,但她并未試圖掩蓋這是一個“表演”,從而將觀者的注意力從角色的敘事引導到背后的概念,同時讓人反思:若是剝離了這些外在的服裝、妝容、道具、背景,真正的我們又擁有著怎樣的身份?我們是否也在這光怪陸離的世界中努力地“扮演”著“自己”?
辛迪的作品中同樣有對于當下女性生存狀態(tài)的映射,在她那張標志性的作品《無題-153號》(Untitled #153)中,濕潤綠色草甸上橫躺著一張看似備受摧殘的臉,眼神帶著震驚、絕望以及逐漸消失的生命力。
盡管照片中并未展現(xiàn)人物身體的大部分細節(jié),也能夠讓人想起那些警方公布的失蹤被侵害然后遺尸郊區(qū)的女性。
盡管辛迪否認自己在創(chuàng)作的時候具有女性主義的意識,然而辛迪的作品中所扮演大量的、多樣的女性角色通過她強有力而直接的表達方式,向公眾展示了美國女性在女性自己的視角里的狀態(tài)。
辛迪·舍曼 (Cindy Sherman )生于1954年,是一位美國攝影師、藝術(shù)家和電影導演。在她大多數(shù)作品里,她是唯一的主角,也是化妝師、攝影師、燈光師、服裝師、道具師和導演。她被公認為是當代藝術(shù)中*重要、*有影響力的藝術(shù)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