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光好壞對照片起著決定性作用
攝影是一門用光的藝術(shù),相信這句老話大家都非常熟悉了。
攝影本質(zhì)上就是,通過物體所反射的光線使感光介質(zhì)曝光的一個過程。所以,光線是決定一張照片優(yōu)劣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很多情況下,一張照片中,光線處理得當(dāng),甚至能掩蓋別的因素例如構(gòu)圖,色調(diào)上的一些不足。當(dāng)然,這也并不是建議大家可以在構(gòu)圖色調(diào)上偷懶,真正的好照片還是需要在各個方面都精益求精的。
那么,既然光線對于一張照片而言那么的重要,為何我們一直到現(xiàn)在才開始討論?因為光線的運用是長期的經(jīng)驗積累,并非一朝一夕能用好。相對的,對初學(xué)者而言,先熟悉場景搭配,引導(dǎo)模特以及畫面比例,讓照片拍得不違和,這樣的進步會更快一些。等到把上面提到的拍攝意識都養(yǎng)成了,我們再開始培養(yǎng)用光的意識,更加深入地去體會攝影這門藝術(shù)。
SONY ILCE-7 (a7)+SIGMA SPEED WIDE 28mm F1.8 Ⅱ
光圈:F3.2 快門:1/250 ISO:1600 焦距:28mm
這張圖,構(gòu)圖平淡,色調(diào)簡單,甚至連拍攝器材都是極其簡陋的,但就因為著一抹光線,讓這張圖有了亮點,給這張圖帶來了立體,也帶來了淡淡的愁緒。也因為如此,盡管這張圖已是早期所拍,但是筆者依然非常喜歡,時不時翻出來看看,或者給他人展示。
不同方向的光線帶來的不同效果
順光
01
順光就是光線直接落在主體正面的用光方法
相對而言,順光是一種較為平淡的手法。和逆光,側(cè)逆光相比,在整體質(zhì)感上和立體感上會稍為遜色。不過這***簡單的手法同時也是***耐看的手法,順光雖然簡單,但是想用精也是需要一些技巧的。
順光能使背景曝光降低,更大的保留背景的細節(jié)和層次。另外,在猛烈的順光之下拍攝,***好可以稍微縮一下光圈。因為光圈太大在強光之下容易造成高光溢出,主體輪廓被光的強反射掩蓋,在這種情況之下縮小光圈能讓照片更立體。
順光拍攝能讓背景壓暗,在碧海藍天的背景中使用順光拍攝,能讓海和天更加湛藍。而且光線完整地灑在女孩臉上和身上,在較暗的背景中,女孩非常醒目地凸顯出來,成為了整張圖的視覺中心。
SONY ILCE-6300(a6300)+減焦增光轉(zhuǎn)接環(huán)+Tamron SP 24-70mm F2.8 Di VC USD(A007)
光圈:F3.2 快門:1/2000 ISO:100 焦距:70mm
(a6300為半幅機器,通過減焦轉(zhuǎn)接環(huán)之后所得的焦段效果和全幅接近)
同樣的,郊外踏青順著太陽拍一張,背后的藍天綠草全部都能被鏡頭記錄下來。女孩舉起手擋在右邊額頭上,這一小動作既遮住了陽光在臉上和頭發(fā)上照得***為猛烈的區(qū)域,又為臉上增加了一點光影效果,很好地提升了畫面感染力。
至于在室內(nèi)拍攝,尤其是比較日常隨拍,身上沒帶額外的補光設(shè)備的時候,順光拍攝更成為了保證出片的手段。
SONY ILCE-7M2 (a7m2)+Sony Sonnar T* FE 55mm F1.8 ZA
光圈:F2 快門:1/160 ISO:500 焦距:55mm
在陰天的咖啡廳里,在大部分地方都處于比較昏暗的情況下,窗外透進來的光線,在玻璃的柔化之下,無疑是***理想的補光系統(tǒng)。所以在這時候,利用好窗戶的光,你的拍攝便成功了一半。
SONY ILCE-7M2(a7m2)+Samyang 85mm F1.4 AS UMC
光圈:F1.4 快門:1/400 ISO:250 焦距:85mm
利用柔和的光直接均勻地打在臉上,得到的照片中,皮膚會顯得非常光滑細膩,只需要通過非常簡單快捷的幾個步驟們就能讓整張圖變得非常通透自然,喜歡拍粉嫩可愛風(fēng)的片子的時候記得這個訣竅。逆光
02逆光就是光源在主體背后的用光方法
逆光拍攝一般是體現(xiàn)主體線條為主,能突出主體的邊緣輪廓,甚至逆光用到極致那就是各種剪影拍攝。逆光拍攝帶來的氛圍感強,適合拍一些著眼于渲染情感的照片,但是一般逆光拍攝都會導(dǎo)致主體比較暗,通常拍攝需要對主體進行補光,例如反光板,閃光燈,LED燈,或者,比較懶的可以吃寬容度用后期拉回來。
SONY ILCE-7M2(a7m2)+Tamron AF 70-200mm F2.8 Di LD(IF)Macro(A001)
光圈:F2.8 快門:1/1250 ISO:200 焦距:70mm
空氣中穿透而來的陽光和少女的笑靨是非常有效的定心劑;逆光加上長焦大光圈很好的渲染了一種溫暖舒服的氛圍。讓陽光從靠近眼睛和臉頰的部位透射過來,讓少女臉部部分受光,這樣拍攝的逆光即使不用前期補光臉上也是透亮的。
SONY ILCE-7RM3(a7r3)+Samyang 85mm F1.4 AS UMC
光圈:F1.4 快門:1/640 ISO:160 焦距:85mm
陽光在少女身上勾勒出了金色的輪廓,看似隨手拍得實則是有意為之。跟著夕陽的移動軌跡走,找到***合適的位置調(diào)整角度,一張富有靈性的逆光片子就是這樣子拍出來的。
SONY ILCE-6300(a6300)+減焦增光轉(zhuǎn)接環(huán)+Tamron SP 24-70mm F2.8 Di VC USD(A007)
光圈:F2.8 快門:1/400 ISO:400 焦距:49mm
(a6300為半幅機器,通過減焦轉(zhuǎn)接環(huán)之后所得的焦段效果和全幅接近)
讓陽光從完全背后的角度射進來,為整個畫面染上了暖暖的金色。盡管少女身處室內(nèi)并且背光,但是頭上的白紗和身上的白衣服起到了很好的反射作用,把背后射進來的陽光從四面八方均勻地反射到了女孩臉上,起到了補光作用。并且陽光透光白紗產(chǎn)生的朦朧光暈,配合花墻和花嫁服裝,整個畫面瞬間仙氣了不少。
NIKON D700+SIGMA SPEED WIDE 28mm F1.8 Ⅱ
光圈:F3.2 快門:1/500 ISO:200 焦距:28mm
有時候,逆光拍攝帶來的炫光和光斑,也是非常有趣而且好看的。人像不同于風(fēng)光,不必追求整個畫面的清晰度,炫光這種在風(fēng)光照中的畫面***手,放在人像照片中搖身一變成為了非常討喜的環(huán)境烘托元素。在一組照片中適量的插入幾張炫光逆光照能為整個作品添色不少。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要避免炫光把主體例如人臉,眼睛等重要部位遮住側(cè)光
03
側(cè)光,就是光線從主體側(cè)方照過來的用光手法
側(cè)光能提煉、抽取拍攝主體的線條,強調(diào)質(zhì)感。側(cè)光一般會在主體臉上形成比較明顯的明暗比,甚至能夸大臉部的立體感,所以也比較適用于黑白攝影 。值得注意的是,側(cè)光拍攝的時候如果光線切入的角度把握不好,會變成比較難看的陰陽臉,所以我們在使用側(cè)光拍攝的時候往往需要尋找角度,多次拍攝***后找到***合適的光位來拍攝。
SONY ILCE-7 (a7)+Sony Sonnar T* FE 55mm F1.8 ZA
光圈:F2.8 快門:1/1250 ISO:100 焦距:55mm
旅行途中,在租界街道上隨手一拍,陽光從側(cè)面打來,沒帶反光板,臉上的光影正好,和這街道背景搭配得特別有風(fēng)味。若是刻意打了反光板把整個臉照亮,自然也是好看,但是就不是現(xiàn)在這種味道了。
SONY ILCE-6300(a6300)+減焦增光轉(zhuǎn)接環(huán)+Samyang 85mm F1.4AS UMC
光圈:F1.4 快門:1/500 ISO:125 焦距:85mm
(a6300為半幅機器,通過減焦轉(zhuǎn)接環(huán)之后所得的焦段效果和全幅接近)
夕陽打亮了少女半張臉,金色和紅色相映,讓這本是比較隨意的展會場照糖水片瞬間立體了起來。
SONY ILCE-6300(a6300)+減焦增光轉(zhuǎn)接環(huán)+Tamron SP 24-70mm F2.8 Di VC USD(A007)
光圈:F2.8 快門:1/60 ISO:640 焦距:49mm
(a6300為半幅機器,通過減焦轉(zhuǎn)接環(huán)之后所得的焦段效果和全幅接近)
黑暗哥特風(fēng)格和強側(cè)光搭配更帶感,用較強燈光在人臉上打出來的光影效果,營造了一種神秘而又有沖擊性的氣氛,和骷髏,紅玫瑰,黑裙子相得益彰。
在拍攝私房的時候,用了一盞低功率LED燈從模特左側(cè)豎直打過來。整體偏暗的畫面中,僅僅模特一側(cè)受光。模特偏立體的臉部輪廓在這單側(cè)光下顯得層次分明;鎖骨,腹肌也在這種光線下被勾勒得非常清晰。在暗調(diào)私房中活用單側(cè)光線,能讓整體畫面顯得更曖昧,更誘惑。
側(cè)逆光
04
側(cè)逆光,光線從主體側(cè)后方射過來
側(cè)逆光既體現(xiàn)輪廓又對線條有一定的表現(xiàn)力。 因為光源不是完全從主體背面過來,所以主體身上有一定的受光面,一般調(diào)整好光線的切入面之后,是不需要再額外補光了。相對于之前的光線,側(cè)逆光營造出來的氛圍感更強烈一些,所以如果再添加別的光源很可能會破壞整體氛圍。也因為這種光線非常適合塑造氛圍感,所以也算是筆者***喜歡使用的一種用光手法。
SONY ILCE-6300(a6300)+減焦增光轉(zhuǎn)接環(huán)+Tamron SP 70-200mm F2.8 Di VC USD(A009)
光圈:F2.8 快門:1/320 ISO:250 焦距:140mm
(a6300為半幅機器,通過減焦轉(zhuǎn)接環(huán)之后所得的焦段效果和全幅接近)
女孩抬起頭,陽光從她側(cè)臉背后透射過來,在她俊美的側(cè)臉上描上了金色的邊,也在她的臉上留下了一定的明暗過渡,讓她在畫面中一下成為了焦點。同時大逆光的拍攝也帶來了炫光,使畫面元素更豐富,很好的烘托了溫暖靜謐的氛圍。
SONY ILCE-7(a7)+Nikon Nikkor AF 18-35mm F3.5-4.5D ED
光圈:F4.5 快門:1/500 ISO:640 焦距:35mm
畫面的大部分都處于冷調(diào)的陰影之中,只有兩名少女的側(cè)顏輪廓被金色的夕陽染了色----這金色的部分自然成為了畫面焦點,同時也是這畫面的主題。靈活運用側(cè)逆光會給人一種猶抱琵琶半遮臉的視覺錯覺,獲得和側(cè)光類似甚至更強的曖昧效果,非常適用于表達深刻情感的片子之中。
SONY ILCE-7M2(a7m2)+Tamron AF 70-200mm F2.8 Di LD(IF)Macro(A001)
光圈:F2.8 快門:1/125 ISO:200 焦距:123m
側(cè)逆光在拍攝局部特寫,尤其是勾勒身材的時候有著獨特的效果。
尋找發(fā)光源和光的輔助物
我們熟悉了不同的光線對照片帶來的不同效果,那么我們就要進入用光的實戰(zhàn)階段了。很多時候,在拍攝現(xiàn)場,我們不一定能對光線進行直接利用,可能是光線強度的原因,也可能是在場地里無法直接獲得足夠好的光線角度的原因,這個時候,我們就有必要尋找現(xiàn)場里的發(fā)光源,以及可以用于輔助優(yōu)化光源的物體。
在大太陽之下,往往由于光線太猛烈而無法直接使用。一般來說,***適合直接用的陽光是早上十點之前以及下午四五點之后的。那么,在這段時間之外的陽光,就完全不能用了么?很多時候,我們很難單純?yōu)榱伺恼斩ミw就時間,尤其是在外出旅游又想拍照的時候,不可能把整個白天浪費掉到傍晚再出門或者一大早就摸黑出發(fā)就為了拍照。而且,在烈日之下拍攝之后通過后期修正陰影之后獲得的照片,跟在柔和陽光之下拍出的照片是不一樣的感覺的。對這我們可以看看下面兩張對比圖來感受一下:
這張是在下午五點左右,利用夕陽黃金時段的柔和陽光拍的:
SONY ILCE-7RM2(a7r2)+Canon EF 135mm F2L USM
光圈:F2 快門:1/640 ISO:320 焦距:135mm
而這張則是下午三點陽光正盛的時候拍的:
SONY ILCE-7RM2(a7r2)+Canon EF 135mm F2L USM
光圈:F2 快門:1/800 ISO:125 焦距:135mm
對比之下可以看出,五點拍攝的照片光線更加柔和,整個畫面中空氣都透露出溫柔的氣息。但是三點拍攝的照片卻也另有一番味道,高光區(qū)的高亮白配合粉嫩的調(diào)子讓整個畫面顯得更加清新和少女心,帶給人一種十分青春的感受。
那么,我們在這種烈日當(dāng)空的時段拍攝的時候應(yīng)該注意些什么呢?
首先是我們要尋找適當(dāng)?shù)恼诒翁帲驗楣饩€太猛,如果在特別空曠的地方拍攝會出現(xiàn)整體畫面光線很平的現(xiàn)象。但是我們也不能隨便找,遮蔽處一定不能是完全遮陰的地方,不然就會出現(xiàn)整體光比太大的問題(就是背景過曝或者過暗)。這時候,樹蔭,樹葉是不錯的選擇,因為樹葉能在遮擋一定量的光線的前提下透光,使得整體畫面光比能相對比較均衡,而且樹影通過光線照射影子打在主體身上也十分好看;同理,利用柵欄也是可以的。
SONY ILCE-7RM2(a7r2)+Samyang AF50mm F1.4 FE
光圈:F1.4 快門:1/1600 ISO:64 焦距:50mm
在解決了曝光問題之后,烈日拍攝另一個大問題就是頂光造成的影子。既然是頂光造成的問題,那么我們只要讓光線不是頂光就可以了。我們不能改變太陽的位置,但是我們能改變臉部的角度,抬頭是***簡單的方法,抬起頭之后整個臉部均勻受光,自然就不會形成頂光影子。太陽太刺眼?那就閉眼吧!
SONY ILCE-7RM2(a7r2)+Canon EF 135mm F2L USM
光圈:F2 快門:1/800 ISO:125 焦距:135mm
有時候適當(dāng)角度的低頭也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只要把整個臉部都放在陰影區(qū)便可以,不過這時候一定要注意臉部和身體之間的曝光差,不要出現(xiàn)臉比身體暗太多而影響整個圖的視覺性的現(xiàn)象。
SONY ILCE-7RM2(a7r2)+Samyang AF50mm F1.4 FE
光圈:F2.2 快門:1/1600 ISO:64 焦距:50mm
然后就是同樣的利用小道具把臉部光線遮住部分也能有效減輕頂光現(xiàn)象,而且還能獲得不錯的光影效果,這就和前面所說的利用場景中的樹葉或者柵欄來遮光是一個道理。
像之前說過很多次的用帶孔的草帽來遮光并且營造光影效果:
SONY ILCE-7RM2(a7r2)+Samyang AF50mm F1.4 FE
光圈:F1.4 快門:1/5000 ISO:100 焦距:50mm
白紗可以用來充當(dāng)柔光布,柔化過于強烈的陽光:
SONY ILCE-6300(a6300)+減焦增光轉(zhuǎn)接環(huán)+Samyang 35mm F1.4 AS UMC
光圈:F1.4 快門:1/4000 ISO:100 焦距:35mm
(a6300為半幅機器,通過減焦轉(zhuǎn)接環(huán)之后所得的焦段效果和全幅接近)
用透明塑料袋作為前景,裹在鏡頭前,透過射過來的光線,能營造夢幻的柔焦散景:
SONY ILCE-6300(a6300)+減焦增光轉(zhuǎn)接環(huán)+Tamron SP 24-70mm F2.8 Di VC USD(A007)
光圈:F2.8 快門:1/2000 ISO:200 焦距:47mm
(a6300為半幅機器,通過減焦轉(zhuǎn)接環(huán)之后所得的焦段效果和全幅接近)
在塑料袋上再加上水滴,光線經(jīng)過折射,能進一步提升整體的夢幻氛圍:
SONY ILCE-6300(a6300)+減焦增光轉(zhuǎn)接環(huán)+Tamron SP 24-70mm F2.8 Di VC USD(A007)
光圈:F2.8 快門:1/30 ISO:320 焦距:50mm
(a6300為半幅機器,通過減焦轉(zhuǎn)接環(huán)之后所得的焦段效果和全幅接近)
我們甚至可以利用室內(nèi)遮光的窗簾,改變窗簾的開合來營造強烈的明暗效果以獲得與眾不同的視覺感受:
NIKON D700+Nikon AF NIKKOR 50mm F1.8D
光圈:F4 快門:1/640 ISO:320 焦距:50mm
至于到了晚上的拍攝,我們不是非得打燈來獲得光源。尤其是在鬧市街拍夜景,筆者覺得利用人造光來充當(dāng)光源會破壞整體環(huán)境的氛圍。那么,我們這時候應(yīng)該用什么辦法來解決光源不足的問題呢?我們可以尋找都市里自帶的光源。一些大商場外的廣告牌就是非常不錯的選擇,一些冷色或者淡淡暖黃色的廣告牌都可以為我們所用(其他太鮮艷的顏色的一般不建議用,雖然如果用好的話會有別具一格的風(fēng)采)。
廣告牌的燈光就像一個巨大的柔光燈,在臉上打下均勻的光線:
NIKON D700+Nikon AF NIKKOR 50mm F1.8D
光圈:F1.8 快門:1/50 ISO:1000 焦距:50mm
當(dāng)然,你也可以用這廣告牌的光源放在后面,雖然這么拍攝有點吃高感,但是得到的效果是挺不錯的:
SONY ILCE-7M2 (a7m2)+Sony Sonnar T* FE 55mm F1.8 ZA
光圈:F1.8 快門:1/30 ISO:1250 焦距:55mm
提到了在晚上拍攝尋找光源,那么這就可以延伸到一種非常有意思的拍攝類型,就是微光拍攝。所謂微光拍攝,就是以一些比較微弱的光源作為主要光源來進行的拍攝,譬如蠟燭,燈串,煙花等這類小道具。一般初學(xué)者在接觸了一段時間人像拍攝之后,都會開始慢慢接觸到微光拍攝,并且非常感興趣,因為比起正常光源(陽光,環(huán)境光,閃光燈)拍攝的照片來說,微光下拍攝得到的氛圍感更強。由于在第①章中關(guān)于小道具的使用之中已經(jīng)提到不少這種微弱光源小道具的應(yīng)用,在這里就不再作過多的敘述了。
人造光,用光來構(gòu)建完善拍攝場景
關(guān)于人像中燈光的使用,這就涵蓋了非常多的學(xué)問了。不過筆者在此并不打算對這林林總總的布光方式一一解析,也無法對所有的布光方式一一解析。我們在這一節(jié)中,將著重于用光來構(gòu)建場景這一手法上----這是區(qū)別于純色棚拍,造型布光的一種布光方式。我們將著重于,如何用人造光配合場景來完善整個場景。
其中,***為常用的一點,就是用燈光來模擬陽光來進行拍攝。
首先是可以進行人造陽光的環(huán)境。什么樣的環(huán)境可以靠打燈來模擬陽光而又不會顯得太違和呢?答案是在有一定遮蔽物的環(huán)境下,進行模擬陽光拍攝是***適合的。如果我們在一個非??諘绲膱鼍爸?,想要模擬陽光是十分困難的。一來是,在完全沒遮擋物的環(huán)境之下,整體環(huán)境曝光很大,而在有太陽的情況下,順光拍攝往往是會把背景壓暗的,在整體曝光太大的情況下想壓暗背景必須得用到高功率的燈具,正常白天陰天,如果不是特別暗的情況下,想要在空曠地方壓暗背景估計需要用上超過1000W的燈具----這無論是在攜帶難度還是金錢需求上都是比較高的;第二個原因是一般燈具的有效范圍,往往不足以覆蓋一大片空曠面積的場地,如果場地過于空曠,我們想人造陽光,那肯定沒辦法拍攝大場景的構(gòu)圖,不然會出現(xiàn)畫面中只有一部分地區(qū)有光別的地區(qū)沒有光,有違常理。所以,我們盡量避免在這種空曠場地下進行模擬陽光拍攝。
那么,我們應(yīng)該在什么時候可以用到模擬陽光這一手法進行拍攝呢?
例如在茂密的樹林里:
SONY ILCE-6300(a6300)+減焦增光轉(zhuǎn)接環(huán)+Tamron SP 70-200mm F2.8 Di VC USD(A009)
光圈:F2.8 快門:1/200 ISO:100 焦距:140mm
(a6300為半幅機器,通過減焦轉(zhuǎn)接環(huán)之后所得的焦段效果和全幅接近)
在無窗昏暗的室內(nèi):
SONY ILCE-7RM2(a7r2)+Samyang AF50mm F1.4 FE
光圈:F1.4 快門:1/3200 ISO:100 焦距:50mm
在有窗戶或者飄窗的房間:
SONY ILCE-7RM2(a7r2)+Samyang 85mm F1.4 AS UMC
光圈:F1.4 快門:1/250 ISO:500 焦距:85mm
那么,我們在人造陽光的實際應(yīng)該怎么操作呢,接下來我們通過一個實例來體會一下:
SONY ILCE-6300(a6300)+減焦增光轉(zhuǎn)接環(huán)+Tamron SP 70-200mm F2.8 Di VC USD(A009)
光圈:F2.8 快門:1/200 ISO:100 焦距:70mm
(a6300為半幅機器,通過減焦轉(zhuǎn)接環(huán)之后所得的焦段效果和全幅接近)
這套照片是筆者第①次使用燈光人造陽光的手法拍的,只用了一盞熱靴燈,神牛的TT600加了黃色色片拍的。拍攝這套照片的時候,其實是有陽光的,只是樹林太茂密,而且太陽已經(jīng)到了樹木的后面,沒辦法透進多少了?,F(xiàn)場的環(huán)境大概是這樣子:
SONY ILCE-6300(a6300)+減焦增光轉(zhuǎn)接環(huán)+Tamron SP 70-200mm F2.8 Di VC USD(A009)
光圈:F2.8 快門:1/80 ISO:200 焦距:70mm
(a6300為半幅機器,通過減焦轉(zhuǎn)接環(huán)之后所得的焦段效果和全幅接近)
可以看出,雖然現(xiàn)場時有太陽的,但是太陽基本照不進人物所處的樹杈里面,只能稀疏地在左方幾根枝丫上打上一層淡淡的黃色,人物主體完全不在受光區(qū)里,整體畫面層次感也很弱,整個照片沒有視覺上的亮點,讓觀者在看圖的時候比較凌亂,無法找到畫面的興趣點。
于是,我就撐起了燈架,因為模特是坐下來的,我們的“陽光”自然也不需要太高,所以我直接用一個普通的2.2米燈架在左方畫面以外的樹枝后面架起了一盞神牛的TT600熱靴燈,燈前面用自帶的柔光盒扣上一張黃色的色片。由于那時候還是下午三點多,雖然沒有直射陽光但是整體環(huán)境曝光還是不算太低的,所以我選擇不給燈再增加額外的柔光設(shè)備。一來,熱靴燈本身功率不算很高,在這種曝光環(huán)境下過多的柔光會讓燈光太弱無法形成陽光照射的感覺;二來燈和人物之間有很多樹杈作為遮擋物,能有效減輕燈光直打臉部顯得光線過硬的問題。所以,當(dāng)時拍攝現(xiàn)場大概是這個樣子:
然后,通過這樣的打燈方法得到了以下這樣的照片原圖:
SONY ILCE-6300(a6300)+減焦增光轉(zhuǎn)接環(huán)+Tamron SP 70-200mm F2.8 Di VC USD(A009)
光圈:F2.8 快門:1/200 ISO:100 焦距:70mm
(a6300為半幅機器,通過減焦轉(zhuǎn)接環(huán)之后所得的焦段效果和全幅接近)
通過和上面打燈之前的圖片對比,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打過燈之后的圖有著更明顯的“陽光”的感覺。黃色的閃光燈,雖然沒有額外的柔光設(shè)備,但是經(jīng)過樹杈的部分遮擋以及白布的過渡,打到人物臉上已經(jīng)相對比較柔和,還形成了一定的光影效果。而在背景層面上,黃色燈光打在了畫面左側(cè)大部分樹杈的一個面上,即使是遠離燈光的畫面右方的樹杈的部分面上也被染上了淡淡的黃色,整個畫面因此被分成了非常鮮明的兩部分,受光的金色部分以及不受光的藍綠色部分,整個畫面無論是在光線層面上還是色彩層面上都瞬間增加了層次感,而人物臉上的光影效果則成為了畫面的視覺興趣點之一,整體視覺沖擊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那么,我們在完全沒有陽光的情況下,可不可以也來嘗試人造陽光呢?答案是可以的,我們這就通過一個實例來看看在太陽基本下山之后,是怎樣通過用燈來營造夕陽效果的:
SONY ILCE-6300(a6300)+減焦增光轉(zhuǎn)接環(huán)+Tamron SP 24-70mm F2.8 Di VC USD(A007)
光圈:F2.8 快門:1/13 ISO:800 焦距:64mm
(a6300為半幅機器,通過減焦轉(zhuǎn)接環(huán)之后所得的焦段效果和全幅接近)
這張圖,是在冬天下午六點多的時候拍的。本身這個時候已經(jīng)沒有什么光線了,再加上周圍都是建筑群,可以說現(xiàn)場的光線是非常非常差的了。當(dāng)時在現(xiàn)場,沒有打燈的情況下拍出的照片是這樣的效果:
SONY ILCE-6300(a6300)+減焦增光轉(zhuǎn)接環(huán)+Samyang 85mm F1.4AS UMC
光圈:F1.4 快門:1/100 ISO:640 焦距:85mm
(a6300為半幅機器,通過減焦轉(zhuǎn)接環(huán)之后所得的焦段效果和全幅接近)
可以看到,在1.4的大光圈之下仍然要使用640的高感,證明當(dāng)時的天色已經(jīng)非常暗。這張圖算是沒打燈之前拍的***好看的一張,但是缺陷還是非常多的。首先整張圖光線太***,整體依然是沒有任何對比,屬于非常平淡的那種圖。一般如果我們照片中各種元素過于平淡,就只能通過把模特拍好看來撐起場面了。但是這正是這張圖***大的問題,由于沒有直射光源,在建筑群之間就只有上方的天空是一個巨大的漫反射光源,這種光線在模特臉上留下了非常難看的頂光陰影,這樣一來這張圖就相當(dāng)于優(yōu)點全無了?;蛟S通過暴力后期通過色調(diào)能挽回一些,但是也無法改變這一整張圖就是一張平平無奇甚至偏下等的照片的事實。
于是,我架起了一盞神牛TT600熱靴燈,同樣加上了黃色色片,讓模特坐在窗臺上,燈放在窗前離模特一米多的地方(因為這是步行街上,把燈放得太遠可能會影響行人行走)。由于這次一來燈離得太近且沒有遮擋物,會產(chǎn)生非常硬的光線并且沒有足夠的距離讓燈光發(fā)散開來從而使得光照范圍不夠大,二來已經(jīng)接近天黑不需要太高的功率,所以我選擇了在閃光燈外面罩上了120cm大的八角柔光箱,現(xiàn)場大概如下:
通過這樣的打燈,拍出了下面的效果,同樣的在這里放一張原片:
SONY ILCE-6300(a6300)+減焦增光轉(zhuǎn)接環(huán)+Tamron SP 24-70mm F2.8 Di VC USD(A007)
光圈:F2.8 快門:1/8 ISO:800 焦距:44mm
(a6300為半幅機器,通過減焦轉(zhuǎn)接環(huán)之后所得的焦段效果和全幅接近)
這張照片的快門速度非常慢,這是因為那時候用著變焦鏡頭,沒有足夠的光圈,而且是半幅機身不敢太任性的提升高感,不得已而為之。有些人會問,那么把燈打亮一點點不就好了么?其實我當(dāng)時燈的功率僅僅用了64分之一,的確在功率上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但是我們不能這么做。因為即使上了柔光箱,但是閃光距離依然太短,燈的閃光范圍還是不足以把這么一張較大視野的構(gòu)圖里的場景完全覆蓋的,倘若在光線不能完全覆蓋場景的情況下加大閃光燈的功率,會在畫面中形成非常明顯而且突兀的明暗差,這樣的“陽光”就顯得不自然了。當(dāng)然比較好的解決方法就是把燈放遠一些,或者是用更大光圈的鏡頭或者高感降噪更好的機器。
我們撇開上述因素,單從打燈之后的圖片和打燈之前的圖片的對比來說,可以明顯看出這張打了燈的圖更有層次和味道。首先,人物臉上受了從相對低角度投射過來的光線,消除了之前難看的頂光陰影,并且光線站在臉上打出了一定的立體感,鼻子和臉頰的高光都在燈光下變得明顯,并且整個人物在受光面到背光面之間形成了一定的明暗過渡層次,人物顯得立體鮮活起來。而在背景層面上,因為單燈的緣故,窗臺的磚石都只有一兩個面被染上了金色,別的面同樣的還是灰白色,從而背景也生成了一定的層次感。而且,在這種場景中有玻璃的情況下,我們打了燈,只需稍微轉(zhuǎn)換一下拍攝角度,讓燈光能從窗戶玻璃上反射出來,會為片子又增加一些趣味元素,我們還是通過這張在進入PS修之前的原片體會一下:
SONY ILCE-6300(a6300)+減焦增光轉(zhuǎn)接環(huán)+Tamron SP 24-70mm F2.8 Di VC USD(A007)
光圈:F2.8 快門:1/13 ISO:800 焦距:64mm
(a6300為半幅機器,通過減焦轉(zhuǎn)接環(huán)之后所得的焦段效果和全幅接近)
燈光在玻璃上投射出了黃色的光暈,而玻璃本身又是偏青的冷色,這黃到青的漸變無疑是給整個畫面增加了一個趣味點,顏色上也形成了一組對比色,進一步加強了畫面的色彩層次,也為我們后期調(diào)色提供了一定程度上的方便。
不要一直看著鏡頭
很多時候,一些攝影新手拿著自己的照片問我有什么問題,該怎么改進時,我大概看了下,都有著同樣的一個問題,就是整組照片幾乎每張圖,模特都是在看著鏡頭的,宛如一組到此一游式的游客照。其實,也跟我前面所提到的一樣,如何豐富一組照片的內(nèi)容,一些看鏡頭的照片,和一些不看鏡頭的照片,相互搭配,就是一個豐富組圖內(nèi)容的方法。而且,對于新手來說,尤其是被攝者也是新人的情況下,適當(dāng)拍一些不看鏡頭的照片,能讓整體照片顯得更自然。因為對于不常拍照的人來說,鏡頭是一個不自然的因素,一直看著鏡頭,會讓他渾身不太自在,如果攝影師也是新手,不懂得如何調(diào)整被攝者的情緒,姿勢,這樣排出的照片往往是不能用的。而讓被攝者多看別處,他們會產(chǎn)生一種此時此刻并沒有在拍照的心理,能相對更放松地發(fā)揮,提升出片率。
讓女孩順著陽光望去,而不是向著鏡頭看。陽光過于猛烈,女孩不由得閉上了一只眼睛,連忙舉起手擋在額前遮陽。這一連串的動作都是女孩不經(jīng)意間地做出來的,顯得非常自然,俏皮的感覺躍然圖中。如果讓她刻意看向鏡頭,那么便沒辦法獲得那么自然的畫面了。
SONY ILCE-7RM3(a7r3)+Samyang AF50mm F1.4 FE
光圈:F1.8 快門:1/640 ISO:125 焦距:50mm
少女靜靜地走在天橋上,左方或是吹來一陣風(fēng),又或是飛過一只小鳥,打破了先前的寧靜。她輕輕扶住頭上的帽子,向左邊看去,似乎發(fā)現(xiàn)了什么。在這幅畫面中,攝影師是“不存在”的,我們隱匿了自己,在一邊悄悄地用鏡頭定格了這事情經(jīng)過的某一瞬間。如果在這里讓妹子突然看向鏡頭,那么就難免成了一幅人行天橋紀念照。
SONY ILCE-7RM2(a7r2)+Samyang AF50mm F1.4 FE
光圈:F1.4 快門:1/400 ISO:100 焦距:50mm
掌握好用光技術(shù),還怕拍不好美少女嗎!